汇丰银行: 削减成本的胜利还是战略失误 | IFCM
IFC Markets 網上CFD經紀商

汇丰银行: 削减成本的胜利还是战略失误

汇丰银行: 削减成本的胜利还是战略失误

汇丰银行(HSBC)关闭其投资银行部门部分业务的决定引发了意见分歧。一方面,投资者为此举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向盈利性的严格转变。另一方面,汇丰可能会在美国资本市场进入繁荣周期时退出,从而错失良机。

继 2024 年上涨 20% 之后,汇丰股价今年又上涨了 11.5%,市场似乎对此表示赞同。但这是否真的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撤退,还是汇丰放弃了全球野心,转而追求地区生存?


有利可图的业务还是代价高昂的分心?


汇丰从来都不是美国或欧洲投资银行业的主导者。与高盛或摩根大通不同,汇丰从未建立起强大的交易渠道,也没有建立起可与之进行规模竞争的咨询业务。

  • 虽然汇丰的投资银行业务创造了收入,但其成本--高薪、合规负担和运营开支--往往超过收益。
  •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汇丰银行通过收购积极扩张,但在整合和执行方面却举步维艰。
  • 即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汇丰在美国和欧洲股票资本市场以及并购咨询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

底线是什么?汇丰的投资银行部门并非利润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关闭该部门是合乎逻辑的举措--至少在纸面上是如此。


短期收益,长期风险


1. 估值差距: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汇丰重组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其相对于美国同行的估值过低。尽管汇丰在 2024 年的有形资产回报率(ROTE)达到了惊人的 19.3%,但其市净率仅为 1.04 倍,而市净率稍低的摩根士丹利(ROTE 为 18.8%)的市净率为 2.16 倍。

首席执行官乔治-埃尔德里(Georges Elhedery)希望,将重点转向核心优势--财富管理、贸易融资和亚洲市场--能缩小估值差距。投资者似乎相信他的话,但真正的考验将是汇丰能否在没有资本市场业务的情况下实现增长。


2. 进军亚洲: 明智的支点还是过度集中?

汇丰目前正加倍重视亚洲,尤其是中国和香港。虽然这符合其历史优势,但也带来了重大风险:

  • 中国的监管:汇丰已经开始缩减在中国的数字财富管理平台和信用卡业务,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 地缘政治压力: 中美紧张局势继续给在这两个地区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带来不确定性。汇丰决定撤出美国市场,与其说是为了提高效率,不如说是为了降低风险。
  • 有限的多元化:通过削减在西方的投资银行业务,汇丰失去了在亚洲增长放缓时的潜在制衡力量。


3.错失美国市场

汇丰退出的时机值得商榷。随着特朗普放松监管的议程助长了资本市场激增的预期,汇丰正在关闭其并购和股票团队,而这些业务恰恰可能在更有利的监管环境中蓬勃发展。

如果 2025 年首次公开募股和并购活动大幅回升,汇丰的决定将显得目光短浅。这并不是汇丰第一次大幅裁员,却错失了下一个增长周期。


汇丰的底线是


汇丰退出投行业务被认为是削减成本的成功之举,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没错,汇丰正在重新关注盈利能力。但它也放弃了整个业务部门,而此时的形势可能对它有利。

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强劲,汇丰银行的亚洲优先战略可能会取得成效。但如果美国投资银行业的繁荣没有汇丰的参与,汇丰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外--这是为短期效益付出的高昂代价。

2 月 19 日的财报将是第一个真正的考验。

细节
作者
Mary Wild
发布日期
17/02/25
阅读时间
-- min

试用交易模拟器

0
杠杆 1:20
保证金 1000
计算基础
状态: 关闭 交易
修改:
报价货币 HKD
上次收盘
开盘价
今日, 最大
今日, 最小

准備好交易了嗎?

instrument
如此好的交易條件,
親身體驗一下吧.
instrument

Other News

Close support
Call to Skype Call to QQ Call Back